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月”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维护教学科研的正常秩序。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于5月-6月份组织开展了“贵州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月”活动。活动经过前期自查自纠、中期现场检查及后期抽检复查三阶段,围绕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情况、应急预案设立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结合前期校督导组专家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重点对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尤其是易制毒药品和剧毒药品管理,压力容器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以及实验室废弃化学药品处置管理进行检查。
本次检查覆盖全校理工农科所有实验室,主要针对化学与化工学院、药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矿业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精细化工中心等涉化类单位的实验室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30余家单位的100余间实验室,检查中共计发现安全隐患50余处,下达书面整改通知书10份。检查组由设备处、保卫处、校实验室安全督导组专家等组成。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单位对本次检查工作较为重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大都能及时整改。检查结果表明,我校实验室安全状况总体向好,大部分实验室管理规范,安全责任能够逐级落实,实验室相关管理制度均上墙,实验室环境卫生比较整洁,但也发现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1.部分实验室管理不够规范,安全意识较淡薄。极个别科研实验室负责人在检查中未能积极配合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
2.部分实验室在剧毒及易制毒等危险药品管理、气瓶管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处置等方面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存在安全隐患,需进一步规范管理。如部分实验室对剧毒品,易制毒危险品药品的管理,未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存在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物不符的现象;部分实验室气瓶存混放和不固定的现象,极个别实验室甚至将废酸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池;部分实验室废液处置不规范,回收桶未摆放固定区域,未张贴标签,主要成分未标明。
3.部分实验室缺少灭火器、灭火毯等必要的安全设施,高压、高温等特种设备安全警示不明显,急救措施及应急预案不完善,危险物品不分类分区存放及使用记录不规范。
4.部分实验室卫生较差,地面及实验台桌脏乱无序,垃圾未能及时清理。
学校通过本次“安全检查月”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要对学院所属实验室继续进行全面安全自查,尤其是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对本次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并写出检查情况报告校实验室与设备处,确保我校实验室安全运行。

安全检查小组现场检查

实验室干净整洁 消防器材、标示规范到位